1、上面一个“口”,下面一个“巴”是“邑” ,读作:yì。
(相关资料图)
2、一、基本信息汉字:邑(yì)演变:甲骨文演变而来引自:丁再献、丁蕾《东夷文化与山东·骨刻文释读》[2] 十九章第二节,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注音:yì部首:邑 部首笔画:7 总笔画:7二、基本解释1.城市,都城:城邑。
3、都邑。
4、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”则洞庭之城邑,不足为邑也。
5、“2.旧指县:邑人(同乡的人)。
6、邑庠(明清时称县学)。
7、邑宰。
8、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邑有成名者,操童子业,久不售。
9、”3.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:采邑。
10、《战国策·荆轲刺秦王》:”夫今樊将军,秦王购之千金,邑万家。
11、“ 4.古同“悒”,愁闷不安。
12、吴质《答东阿王书》:”凡此数者,乃质之所以愤积于肊,怀眷而悁邑者也。
13、“ 三、相关成语通都大邑;通都巨邑;通衢大邑;通邑大都。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亚太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沪ICP备2020036824号-11 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